次阅读
矿业简报
01/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煤矿安全生产条例(草案)》
02/ 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部署九项重点任务
03/ 2023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46.6亿吨 增长2.9%
04/ 国家能源局:立足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大局多措并举推动煤层气增储上产
05/阜新市煤炭工业转型发展局召开2024年一季度安全例会
06/到2025年我省绿色矿山将超400个,新建矿山投产1年后100%进入绿色矿山项目库
07/我国煤炭产能利用率74.4%/我国煤炭进口再创新高
08/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会
09/煤城往事
1.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进展的汇报
审议通过《煤矿安全生产条例(草案)》等法规
国务院总理李强12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进展的汇报,讨论通过《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审议通过《煤矿安全生产条例(草案)》等法规。
会议指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的重要抓手。要加快完善市场准入、产权保护和交易、数据信息、社会信用等方面的基础性制度,积极稳妥推进财税、统计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大先行先试探索力度,把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则立起来。要深入开展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等问题专项整治,加大典型案例通报力度,把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障碍掣肘破除掉。
会议审议通过《煤矿安全生产条例(草案)》、《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的决定(草案)》和《国务院关于修改〈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要求深入组织普法宣传,切实抓好法规实施,加强监督检查执法,把各项法规落到实处。
2. 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部署九项重点任务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2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成绩,部年九项重点任务。
2023年以来,全国能源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实现能源安全保供和清洁转型双提升、双平稳,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保障。
会议强调,2024年能源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按照会议部署,2024年全国能源系统要完成好以下九项重点任务:
一要扛牢能源安全首要职责,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力抓好能源增产保供,持续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二要聚焦落实“双碳”目标任务,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大力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三要瞄准能源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推动科技与产业融通衔接,扎实开展能源标准化工作,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着力打造能源科技创新高地。
四要发挥改革关键支撑作用,落实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有关工作部署,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持续推进能源法治建设,深化能源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能源治理能力水平。
五要着眼完善能源监管体系,健全完善能源监管制度,创新开展过程监管、数字化监管、穿透式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加大监管工作力度,有效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
六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全生产,坚守安全生产底线。
七要积极加强能源国际合作,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全面提升国际影响力话语权。
八要大力加强民生用能工程建设,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推动农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用能需求。
九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落实巡视整改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能源干部队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在会上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准确把握能源发展形势,系统谋划、扎实做好202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能源工作。要牢固树立系统观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发展和转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坚决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坚决推动能源清洁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在会上指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能源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坚强的能源保障。能源行业要紧紧围绕形势任务发展变化,深刻把握新特点新规律,认真研究新思路新措施,以更高的标准来保障能源供应,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来推动转型变革,以更开放包容的态度来加强能源国际合作,以更好的服务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更大的力度来打造新质生产力,努力推动能源事业走在中国式现代化前列。
此外,会议还指出,最近全国多地出现强雨雪强寒潮天气,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能源系统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压实工作责任,深入排查风险隐患,抓好防范应对处置,切实做好能源保障和保暖保供,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安全过冬。
3. 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46.6亿吨 增长2.9%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与11月份相比,原煤、天然气、电力增速有所放缓,原油增速加快。
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
原煤生产稳定增长,进口高速增长。12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1亿吨,同比增长1.9%,增速比11月份放缓2.7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336万吨。进口煤炭4730万吨,同比增长53.0%,增速比11月份加快18.2个百分点。
2023年,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6.6亿吨,同比增长2.9%。进口煤炭4.7亿吨,同比增长61.8%。
原油生产有所加快,进口由降转升。12月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765万吨,同比增长4.6%,增速比11月份加快2.0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6.9万吨。进口原油4836万吨,同比增长0.6%,11月份为下降9.1%。
2023年,规上工业原油产量20891万吨,同比增长2.0%。进口原油56399万吨,同比增长11.0%。
原油加工增速略有加快。12月份,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6011万吨,同比增长1.1%,增速比11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日均加工193.9万吨。2023年,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73478万吨,同比增长9.3%。
天然气生产保持稳定,进口较快增长。12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0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增速比11月份放缓2.4个百分点,日均产量6.7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1265万吨,同比增长23.0%,增速比11月份加快16.4个百分点。
2023年,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29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进口天然气11997万吨,同比增长9.9%。
二、电力生产情况
电力生产平稳。12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82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增速比11月份放缓0.4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67.4亿千瓦时。2023年,规上工业发电量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
分品种看,12月份,规上工业火电增速加快,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核电降幅扩大。其中,火电增长9.3%,增速比11月份加快3.0个百分点;水电增长2.5%,增速比11月份回落2.9个百分点;核电下降4.2%,降幅比11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风电增长7.4%,增速比11月份回落19.2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增长17.2%,增速比11月份回落18.2个百分点。
附注
1.指标解释
日均产品产量:是以当月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量除以该月日历天数计算得到。
2.统计范围
报告中的产量数据统计口径均为规模以上工业,其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
3.数据来源
进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其中2023年12月份数据为快讯数据。
4.天然气单位换算关系:1吨约等于1380立方米。
4. 国家能源局:立足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大局多措并举推动煤层气增储上产
1月25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在会上就煤层气产业发展情况等问题回答了人民网记者提问,他表示,煤层气成为国内天然气供应的重要补充,国家能源局将在2024年多措并举推动煤层气增储上产。
张星介绍,开发利用煤层气具有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多重效益。国家能源局充分发挥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机制作用,与各方面共同努力,推动煤层气产业规模化发展。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煤层气产量达到11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5%;煤层气产量约占国内天然气供应的5%,增量占比达到18%。
张星表示,煤层气产业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是资源探明快速增加。国家能源局推动重点煤层气企业加大勘探投入,2023年,全国煤层气勘探投资超30亿元,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约2900亿立方米。
二是产能建设加快推进。完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推动项目建设任务落实。2023年,全国煤层气开发投资超过100亿元,新建产能超过30亿立方米/年。
三是技术创新成效明显。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认识和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创新形成了有利区精准评价、优快钻完井、极限体积压裂、全周期一体化采气等多项深层煤层气技术,中石油大吉区块32口先导试验井组全年单井日均产量超5万立方米。
四是配套政策不断完善。中央财政继续安排资金支持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持续实施增值税先征后返、所得税优惠税率等优惠政策。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完善矿权管理,简化油气资源综合勘查开采程序,支持煤层气与其它矿产资源兼探兼采。重点省区主动实施一批地方性支持政策。
对于2024年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工作部署,张星透露,国家能源局将立足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大局,多措并举推动煤层气增储上产。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发挥企业和各类创新平台作用,开展煤层气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中浅层煤层气稳产保产、深层煤层气扩大规模,加快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大产业化基地滚动勘探开发,积极拓展新的产业发展区域。强化要素保障,会同有关方面狠抓政策落实,在矿权、用地、财政补贴、金融贷款等方面对产业发展给予有力支持。
5. 阜新市煤炭工业转型发展局召开2024年一季度安全例会
.
2024年1月11日,市煤炭工业转型发展局组织召开2024年第一季度安全例会。会议总结了2023年全市地方煤矿及煤层气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听取了阜新县、海州区、太平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阜新宏地勘新能源有限公司关于“春节”、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安排及“百日攻坚战”等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会议认为,2023年,全市地方煤炭系统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辽宁局、省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局的关怀指导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安全生产工作有关会议精神,经受住了弘霖煤矿“6.27”事故的严峻考验,全市地方煤矿及煤层气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会议指出,当前仍处于煤矿事故易发期。山西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给我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再次敲响警钟。我们必须引以为戒,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从严从实抓好煤矿及煤层气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会议要求,一是强力推进平安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重大安全风险管控、重大隐患排查整治、煤矿基础建设、重大灾害超前治理等工作。二是加强春节期间安全保障工作。市、县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分别落实好驻矿盯守和安全巡查责任,遇有重要紧急突发情况按程序及时上报。三是加强停产煤矿巡查力度。压实县区属地管理职责,所属县区要加密巡视检查频次,不麻痹大意、不放松警惕,重点关注井口密闭情况、防火防盗情况,市局也要定期进行巡查检查。四是加强对阜新宏地勘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安全检查,确保安全监管无死角。五是开展好煤矿岁末年初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工作。各县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协调推动,定期报送工作进展,确保攻坚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六是着手做好2024年煤矿安全监管重点工作安排。2024年全市地方煤矿监管干部队伍要全面提升政治能力、提升监管工作效能、提升执法渗透力、持续强化作风建设,为地方煤矿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6. 到2025年我省绿色矿山将超400个,新建矿山投产1年后100%进入绿色矿山项目库
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依据新近出台的《辽宁省绿色矿山建设专项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到2025年年底前,我省要实现新建矿山投产1年后100%进入绿色矿山项目库;有效生产矿山绿色矿山建成率达到75%;绿色矿山建成数量达到420个。
据了解,我省已发现矿产128种,其中战略性矿产资源25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25种,铁矿、菱镁矿、硼矿、滑石矿为优势矿种。目前,我省已经形成钢铁、能源、有色、机械、化工、建材等门类齐全的矿业经济体系。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共有84家绿色矿山,位列全国第11位;阜新市海州区入选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全省639家矿山企业进入辽宁省绿色矿山创建库。
《规划》明确绿色矿山建设重点为抓好绿化美化矿区环境、设备改造升级、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强化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及探索矿地和谐发展路径。同时明确,“十四五”时期着重提升新建矿山、生产矿山和已建成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水平;重点推动辽东绿色经济区内和省内菱镁矿、大中型建筑砂石类等重点领域有效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以及重点突破露天矿山边坡治理、小型生产矿山集约化数字化发展等关键环节,保障如期完成规划任务目标。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双碳”目标下,引导矿山企业走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之路,既是矿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保障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通过调动矿山企业积极性,加强行业自律,开展示范建设,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有助于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7. 2023年全国煤炭采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4.4%
2023年四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9%,比上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比上季度上升0.3个百分点。2023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1%,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分三大门类看,2023年四季度,采矿业产能利用率为77.1%,比上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6.0%,上升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能利用率为74.4%,上升0.4个百分点。
分主要行业看,2023年四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5.6%,食品制造业为71.3%,纺织业为76.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76.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64.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76.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79.6%,通用设备制造业为79.2%,专用设备制造业为77.5%,汽车制造业为76.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77.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
2023年我国进口煤炭4.74亿吨 创历史新高
77.6%。
2023年我国进口煤炭4.74亿吨 创历史新高
2024年1月12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份,我国进口煤炭4729.70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090.80万吨增加1638.9万吨,增长53.03%;12月份进口量较11月份的4350.60万吨增加379.1万吨,增长8.71%。
12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金额为515690万美元,同比增长23.37%,环比增长13.46%。
2023年1-12月份,我国共进口煤炭47441.60万吨,同比增长61.8%;累计进口金额5296640万美元,同比增长24.1%。
8.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深入分析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各地典型经验交流互鉴,进一步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陕西省铜川市组织召开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陕西省副省长徐明非同志、铜川市委书记李九红同志到会致辞,自然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有关负责同志,有关省(区、市)发展改革委及资源型地区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参会同志实地调研了铜川市在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陕西铜川、河北石家庄井陉矿区、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辽宁阜新、安徽铜陵、山东枣庄、河南濮阳、重庆万盛经开区、宁夏石嘴山惠农区等9个典型地区政府负责同志作经验交流发言,陕西榆林等17个资源型地区作书面交流,分享了转型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接续替代产业培育等一大批鲜活案例和宝贵经验。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协调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工作合力不断增强,政策体系和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日益完善。资源型地区扎实推进重点任务,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经济实力持续增强、民生福祉日益增进、多元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绿色发展成效显著,转型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会议强调,资源型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资源能源供应地和基础工业集聚区,对保障能源资源供给、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是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会议要求,下一步,资源型地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统筹推进转型发展工作。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找准定位,明确路径、发挥优势;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破除障碍、深化转型;把转型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创新引领、主动作为;不断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障民生、增进福祉;大力支持采煤沉陷区和独立工矿区等困难地区,突出重点、综合施策。要立足自身实际,把握机遇、积极作为,努力厚植发展优势,不断加快转型步伐。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工作再上新台阶。
9. ·煤·城·往·事·
阜新市名源于“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之意,1940年1月1日建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东临省会沈阳,南邻锦州港,西与朝阳、京津地区相连,北靠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东北和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辽西蒙东地区的地理中心。阜新市兼并了原属于阜新县的阜新镇,以及包括海州、新邱、孙家湾在内的二十五个村,将城市中心和行政机关设于海州,阜新市公署下辖协和、城北、城南、新邱、六家子、太平、孙家湾、海州八个区,可以说是依矿建城。
总面积10355平方公里,下辖两县五区及两个省级开发区,即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县和海州区、细河区、太平区、新邱区、清河门区及辽宁阜新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阜蒙县面积为6264平方公里,彰武县面积3641平方公里。全市共有街道办事处30个,乡镇65个(34个镇、31个乡),社区183个,行政村623个。
全市总人口192.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其中两县人口116万人(阜蒙县74万人、彰武县42万人),占总人口的60.3%;城区人口76.4万人,占总人口的39.7%。现有30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9.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5.8%,其中蒙古族人口2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1.4%。
阜新历史文化悠久。早在7600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因出土世界第一玉和华夏第一龙,被誉为“玉龙故乡,文明发端”。阜新是契丹民族的摇篮、武当宗师张三丰的故里、藏传佛教的东方传播中心。
阜新资源十分丰富。现有耕地780万亩,农村人均占有耕地6.7亩,居全省第一位,是全国人均耕地的4倍。所辖两县均是全国和辽宁省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全市有林地面积499万亩,森林覆盖率32.1%。阜新地面和地下资源丰富,其中,萤石、沸石、硅砂储量居全省第一位;玛瑙产量与销量占全国的一半,被誉为“中国玛瑙之都”。煤炭保有储量6.8亿吨,煤层气保有储量220亿立方米。地热资源蕴藏丰富,质量高,已勘探出215平方公里的地热温泉田,地热井的出水温度始终维持在71.1摄氏度,经有关专家认定“实属罕见、中国一流、泉中极品”
阜新矿业协会
地址: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新华路时利和后身 邮编:123000 电话:0418-2268008 手机:15134037997 传真:0418-2268009 邮箱:12510304@qq.com
阜新矿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1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