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信息简报-第十一期

2023-01-29 16:38:29

次阅读


本期目录

1.速看!二十大报告中的自然资源要点

2.习近平回信勉励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

3.2022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召开

4.《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2)》发布

5.这十年,生态保护修复的举措与成效

6.辽宁省发布实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7.从“矿山地灾”到城市地标

8.阜新县:“三资三变”激活沉睡资源

9.阜新市绿色矿山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





速看!二十大报告中的自然资源要点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

报告中的自然资源要点,我们为您一一梳理: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 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八、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九、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 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 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防治外来物种侵害。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十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 我们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十二、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

十三、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十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五、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i自然全媒体

 

习近平回信勉励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

全体地质工作者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月2日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对他们弘扬优良传统、做好矿产勘查工作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在回信中表示,建队以来,你们一代代队员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攻坚克难,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展现了我国地质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强调,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成立于1958年,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功勋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荣誉称号。自成立以来,该队在黄金等矿产资源勘查上勇于创新突破,累计查明金资源量2810余吨,是全国找金最多的地质队。近日,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矿产勘查工作取得的成绩,表达了献身地质事业、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贡献力量的决心。

 

习近平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

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的同志们:

  你们好!来信收悉。建队以来,你们一代代队员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攻坚克难,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展现了我国地质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

 

习近平

2022年10月2日

来源:新华社

 

2022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召开

9月21日下午,2022(第24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以“线上”方式开幕。本届大会以“可持续的矿业,为了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为主题,就国内外矿产品供需形势、矿业资本市场、矿产品交易市场等举办多场论坛,致力于通过振兴矿业提升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中国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天津市市长张工、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出席开幕式并视频致辞。中国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主持开幕式。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李金发,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彭齐鸣出席开幕式,南非、塞尔维亚、阿根廷、赞比亚、纳米比亚、秘鲁、坦桑尼亚、乌拉圭、蒙古、苏丹、莫桑比克等11国驻华使节线上出席开幕式。

张工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是全球重要的矿业年度盛会,在自然资源部有力指导和各方共同努力下,大会内涵不断丰富、功能日益完善,已经成为国际矿业界洞悉行业趋势、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矿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希望各方以本届大会为契机,推进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促进全球矿业安全、绿色、创新、融合发展,共同谱写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王广华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尚处在恢复过程中,国际矿业市场波动加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各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定信心、携手共进,寻求矿业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机遇。作为世界最大的矿产品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推动矿业健康发展,共促世界经济复苏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此,王广华提出三点倡议:一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源要素保障。着力提升重要矿产资源的生产和供应能力,有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矿产的勘查开发,加快构建重要矿产品供需对接机制,打造优势互补的全球矿业产业链、供应链。二是大力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应用和融合。积极实施促进矿业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动矿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三是携手加强重点领域合作,共同推动完善全球矿业治理体系。欢迎各国深度参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矿业战略、政策、标准规范对接互认,促进全球矿业企业深度合作,推动矿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牛望道代表大会协办方线上致辞。他表示,中国矿业领域投资在世界范围快速发展,对推动全球矿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阿根廷将持续改善投资环境,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强与中方合作,携手造福两国人民。

庄少勤在开幕式总结中指出,矿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矿业转型升级必将激发出强大的发展动能,为可持续发展不断拓展新空间、带来新机遇。

本届大会由自然资源部、天津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天津矿博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承办,活动内容将通过“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云平台”线上呈现。大会会期为9月21—23日,由开幕式、主题论坛、专题论坛、线上展览、国家馆、《矿业访谈》栏目、讲习班等活动组成,并开设六大板块线上展览,300多家单位线上参展。

来源:自然资源部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2)》发布

9月2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石油、天然气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分别达36.89亿吨、63392.67亿立方米,2021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95处。《报告》全面反映了2021年以来中国在地质矿产调查评价、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山生态修复、绿色矿山建设等方面的新进展,矿产资源政策法规方面的新变化,矿产资源管理方面的新举措,科技创新方面的新动态,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地质矿产合作的新成果,并设置专栏,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矿产资源领域工作成就。《报告》显示,地质找矿不断取得突破,矿产资源家底进一步夯实。2021年,油气地质勘查在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四川和渤海湾等多个盆地新层系、新类型、新区勘探取得突破;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取得重大进展,发现大型矿产地38处、中型34处。矿产资源领域法律制度建设持续推进,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在顶层设计方面,《矿产资源法》修改持续推进,《地下水管理条例》公布实施。在制度建设方面,矿业权评估师职业资格被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编制实施了各级矿产资源规划;规范开展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启用全国地质勘查行业监管服务平台;推进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改革措施全面落地,推动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严格规范古生物化石发掘、进出境审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积极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节约资源和绿色发展为根本,通过一系列措施推进矿产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一是出台了《关于推进矿产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意见》,将节约与高效利用的要求贯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全过程。二是初步建立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制度。三是陆续发布了124种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构建起中国矿产资源完整的“三率”指标体系。四是制定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19年版、2022年版,积极推动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矿山建设从倡议探索、到试点示范、再到上下联动推进,成为推动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和生动实践。目前,全国共建设了11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创建了50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绿色矿山建设在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生态修复治理、构建矿区社区和谐关系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成为矿业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地质资料资源持续丰富,社会化服务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地质资料汇交率从2012年的32%提高到2021年的91%;全国馆藏量超过3000万件,实物岩心超过450万延米;实现了馆藏资料全部数字化;建立了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和统一的管理服务平台,全流程在线监管汇交信息并及时提供政务服务。同时,地质资料积极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保障资源安全、各类规划编制、生态修复、抗震救灾等提供专题服务。矿产资源领域科技成果显著,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21年,自然资源部积极推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产出了一批重要成果;发布实施了地质矿产领域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115项。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另建有国家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在矿产资源领域布局建设了40个重点实验室、24个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38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矿产资源领域国际合作积极务实,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2021年,自然资源部创新交流合作方式,积极保持与有关国家、国际组织的联系,通过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欧亚经济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地学合作与矿业投资论坛等交流平台,推进地质矿产领域务实合作,进一步夯实友好合作关系。

来源:新华社

 

这十年,生态保护修复的举措与成效

9月19日,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是自然资源部的一个基本职责,是“两统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按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按照加强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和依法治理的原则,推动生态保护和修复。

一是坚持源头治理,加强规划统筹,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中统筹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把我们国家生态功能极重要、敏感地区全部纳入生态保护红线,比如我们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部在红线里面。通过红线的划定,我们建立了国家“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格局,同时我们联合发改委等部门出台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还有9个专项建设规划,明确了到2035年,不光是生态空间,包括农业空间、城镇空间,都要对生态问题进行系统性修复,所以首先在整个规划上进行统筹安排,加强源头治理。

  二是加强系统治理,按照总书记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修复不是从某个单一要素,而是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对于区域、流域进行系统治理。“十三五”以来,我们重点在“三区四带”部署实施了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修复治理面积200多万公顷,同时围绕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区,特别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这些我们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涉及的地区开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修复面积达到了28万公顷。此外,还深入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红树林保护修复等专项行动,共修复海岸线1500公里,滨海湿地3万公顷。此外,我们还在乡村通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来进行生态修复,促进乡村振兴。  三是坚持综合治理,主要是建立生态保护修复的新机制,特别是出台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政策,创新激励机制、政策和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同时统筹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促进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出台了其他相关的政策,比如“三区三线”里面三类控制线的管理政策,怎么体现生态优先,还有围填海,国土绿化等方面,都有一些政策制度,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来推动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四是坚持依法治理。形成生态保护修复法治建设新局面。这些年我们开展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国土空间规划法、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法以及涉及到土地、森林、草原、湿地、耕地、矿产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制修订,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庄少勤表示,这些年按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要求,从以上方面开展制度的变革,为生态环境建设打下好的基础。

来源:自然资源部

辽宁省发布实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

关于发布实施辽宁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辽自然资发〔2022〕127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辽宁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自然资源部批复。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规划》实施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认真落实自然资源部的批复要求,以矿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为主体,以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为主线,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以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力做好三篇大文章,不断优化勘查开发结构布局,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的矿产资源基础和保障。

二、《规划》是落实国家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战略、加强和改善矿产资源宏观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各市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完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空间布局、重大工程及政策措施,抓紧完成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工作,规范本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市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由市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省自然资源厅按照有关规定审批。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市级人民政府审批。

三、《规划》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各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主要指标应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严格执行;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与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做好衔接。要认真落实分区管理、总量控制、开采准入制度,对不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勘查、开采项目,不得批准设立矿山企业,不得审批、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不得批准用地。必须依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切实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的监督管理。

四、做好《规划》组织实施工作。各市要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要构建规划实施奖励与约束机制,推进规划重大工程的实施。要加强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巩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成果,同时,扩大规划的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接受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

 

辽宁省自然资源厅

2022年10月21日

附件

辽宁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21-2025年)

 

辽宁省人民政府

二二年十月

 

 

 

“十四五”时期是辽宁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布局,促进矿业转型与绿色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能源资源安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按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等相关要求,制定《辽宁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落实国家资源安全战略、加强和改善矿产资源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为市、县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提供遵循。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与本《规划》做好衔接。

《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5年,规划目标年为2025年,展望到2035年。规划范围为辽宁省所辖行政区域内所有矿产资源(除石油、天然气以外)。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现状

辽宁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关键地带,位于东北经济区南部核心部位,通关达海,战略作用突出。陆地面积14.87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13万平方千米。辽宁省作为矿业大省,已发现矿产128种,其中战略性矿产资源25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121种,已经形成钢铁、能源、有色、机械、化工、建材等门类齐全的矿业经济体系。

矿产资源主要体现为“三多二少”的特点,即铁矿与菱镁矿特大和大型矿床多、金属矿产共(伴)生组分多、贫矿多;有色金属大型矿床少、富矿少。铁矿、菱镁矿、滑石矿、硼矿为优势矿种,铁矿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辽阳地区;菱镁矿、滑石主要分布在鞍山、营口、辽阳地区;硼矿主要分布在丹东、营口地区。

十三五期间,全省地质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先后完成了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37幅,面积1.4万平方千米;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8.6万平方千米;1:5万地质灾害调查1.1万平方千米;煤炭、金、铁、硼等20个主要矿种的资源潜力评价;找矿理论与找矿模型研究等多项科技成果取得新突破。到2020年底,全省1:20万及更小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已基本完成,陆域基岩及浅覆盖区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覆盖率达75%;新一轮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及1:5万航空磁测覆盖率达100%。矿产资源勘查成果突出,各级财政和社会资金累计投入勘查资金10.2亿元,其中财政资金5.5亿元,社会资金4.7亿元;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9处,新增铁资源量7.4亿吨,铜金属量3.9万吨,铅锌金属量24.7万吨,金金属量32.7吨,石墨矿物量151.9万吨。到2020年底,全省非油气矿产探矿权1197个,总面积1.2万平方千米,其中能源矿产29个、金属矿产855个、非金属矿产250个、水气矿产63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优化,2020年全省开发利用非油气矿产72种,矿产品总产量达6.7亿吨,矿业产值达到745.7亿元,较2015年增加131.9亿元,提高21.5%;矿山总数由2015年底的3266家缩减至2020年底的2196家,减少了32.8%,大中型矿山比例由2015年的8.5%上升至2020年的21.0%。矿业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建立健全了省、市、县三级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制定了省级绿色矿山考评标准,全省建成绿色矿山84家,辽宁阜新海州入选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矿产资源管理改革逐步深化,辽宁省人大颁布实施了《辽宁省矿山综合治理条例》;全面实施了以“矿权减量、矿业转型、矿企安全、矿山生态、矿区稳定”为主要内容的非煤矿山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调整矿业权出让登记权限,简化归并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和登记事项,提高了行政效率,营商环境不断改善;进一步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规范了矿业权出让征收管理,有效维护国家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

第二节 存在问题

全省地质找矿难度加大和地质勘查投入下降,主要战略性矿产资源新增资源量增幅下降,铁矿采储比较低,自给率不足。小型矿山数量依旧偏多,矿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砂石土矿规模小、分布散的状况依然存在。菱镁矿等优势矿产规模化集约化开采程度不高,资源优势未形成效益优势。低品位、共伴生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水平较低,大量的矿山固体废弃物尚有较大的利用潜力。

 

第三节 形势与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加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辽宁省立足国家发展大局,肩负维护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战略使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时期要有新突破等重要指示,为辽宁振兴发展确立新目标、谋划新布局、注入新动力,也为今后矿产资源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辽宁全面振兴对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提出新要求。辽宁省矿产资源的刚性消费和资源量增长非对称矛盾依然存在,主要矿产品资源消耗仍处高位,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抵御风险能力需要加强。以鞍本钢等老矿区为重点,推动改造升级“老字号”,加快深部找矿与提升采选能力建设,破解供给瓶颈,确保资源供需总体平衡,提升自有资源供给保障能力,构建抵御铁矿石国际市场风险的压舱石。

生态文明建设对矿业绿色发展提出新要求。辽宁省矿山开采历史悠久,部分矿区破坏严重,为实现矿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矿业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势在必行。以绿色矿山建设为先导,培育壮大“新字号”。全面实施绿色勘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引导矿山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以矿业的绿色发展来构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新模式,从而更好地服务和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高质量发展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出新要求。矿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树立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资源理念,实施优势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和最低规模准入“双控”管理。以菱镁矿产业综合整治为抓手,深度开发“原字号”。推进菱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研发高附加值深加工材料,实现资源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鼓励共伴生矿种、低品位矿及尾矿的回收利用;加强共生硼资源回收利用,鼓励硼泥等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对矿产资源管理提出新要求。矿产勘查开发监管体系还不够健全,矿业发展动力活力有待加强,需要推进矿产资源管理领域创新,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公平竞争的矿业权市场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简政放权,创新管理,优化服务,推动矿证办理手续“多审合一”改革。加强矿业权设置、矿区生态修复源头管控,强化矿业权出让、勘查、审批、开发和保护全流程监管,着力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矿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为主题,以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为主线,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以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力做好老矿山改造升级“老字号”、菱镁产业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绿色矿山“新字号”三篇大文章,不断优化勘查开发结构布局,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为辽宁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的矿产资源基础和保障。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底线思维,保障资源安全。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带动社会资金,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发挥域内能源资源保底作用,优化煤炭、煤层气、铁矿、金矿、硼矿等战略性矿产开采供应链条,延伸菱镁矿、滑石矿等优势矿产深加工产业链条,推动省内、国内资源产业大循环,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

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绿色发展。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管控要求,牢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全生命周期”,提高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大矿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全面实施绿色勘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现矿业领域绿色发展,促进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坚持集约利用,促进高效开发。推行节约优先、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强低品位及难选冶矿利用科技攻关,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合理调控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严格执行勘查开采规划区块空间准入和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准入要求,提升矿业集中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坚持改革创新,实现公平竞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全面推行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深化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实施具有辽宁特色的差别化管理政策,引导矿业权人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规范勘查开发秩序,构建生态友好、矿地和谐的矿业勘查开发新格局。

 

第三章 规划目标

 

第一节 2025年规划目标

到2025年,在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业绿色发展等三大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通过五年努力,大幅提升铁、金、硼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控制菱镁矿年度开采总量,持续优化勘查开发保护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绿色矿业发展,推动辽宁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落地,初步形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加大勘查投入,持续提高重点成矿区带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和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勘查水平,预期新增铁矿资源量10亿吨、金矿资源量(金属量)30吨、硼矿资源量(B2O3组分量)10万吨,力争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5~10处。

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进一步优化。矿山总数稳中有降,保持在2000个左右,大中型矿山比例提高到30%左右,形成以大中型矿山为主体的开发格局;合理调控优势矿种开发利用强度,铁、硼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生产能力稳定提升,优势矿产资源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得到优化改善。

绿色矿业建设发展进一步提速。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建设配套工作体系及技术标准更加完善,新建矿山按照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生产矿山加快升级改造,逐步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矿山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矿业开发与生态保护更加协调。

矿产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行政审批效率。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更加精细,重要矿产资源矿产地管理更加规范,资源家底更加清晰。健全矿业权交易等市场体系,持续推进砂石土矿“净矿”出让,出让收益征收、分配机制更加合理。矿业权市场和公益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初步完成,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各级矿政管理部门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专栏一辽宁省“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注:矿产资源勘查指标值为2021-2025年五年累计数值;年开采量指标值为2021-2025年年度数值,菱镁矿指标指用于耐火材料等方面采矿权证载规模;矿山结构指标值为2025年年底时点数值。

第二节 2035年远景目标

到2035年,辽宁省基本实现矿业现代化,地质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矿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支撑作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全生命周期绿色管控全面实现,矿产资源利用更加集约高效,绿色矿山建设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现代化治理监督体系,形成布局合理、节约高效、环境优美、安全稳定的矿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第四章 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格局

 

第一节 打造勘查开发战略引领布局

深入贯彻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衔接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条控制线”,推进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构建四个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格局。

营口-丹东金、菱镁、硼矿勘查开发区。区域位于辽东—吉南成矿带,营口-长白次级隆起铅—锌—金—银-硼—菱镁矿—滑石矿成矿亚带内,具体包括大连市、丹东市、营口市及海城市、岫岩县、桓仁县。区内重点加强大连、丹东、营口等地金矿绿色勘查开发,强化凤城、岫岩等地金、有色金属矿绿色勘查,推动凤城、宽甸等地金、硼矿深部勘查。控制海城、大石桥、岫岩县等地菱镁矿年度开采总量。区内引导建设营口地区临港机制砂石生产基地,海城菱镁新材料产业集群和国家新型原材料产业安全战略保障基地,营口大石桥镁制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营口金属制造产业集聚区,营口市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鞍山—抚顺铁、铜、锌矿勘查开发区。区域位于辽东—吉南成矿带,铁岭—靖宇次级隆起铁-金-铜-铅-锌-煤成矿亚带内,具体包括鞍山市(除海城市、岫岩县外)、辽阳市、本溪市(除桓仁县外)、抚顺市。区内重点加强鞍山、本溪、辽阳、抚顺等地铁矿采选能力建设和老矿山深部及外围勘查,鼓励清原地区铜多金属矿“攻深找盲”,加大鞍山、辽阳地区地热资源的绿色勘查开发。控制抚顺、辽阳等地菱镁矿年度开采总量。区内引导建设本溪钢铁加工配送基地,抚顺“油页岩开采—油页岩炼油—页岩油化工—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辽阳弓长岭区渣岩一体化建材产业基地。推进抚顺煤炭精细化开采和新型煤化工及煤矸石综合利用。

辽宁西部铁、锰、金矿勘查开发区。区域跨越华北陆块北缘东段与辽西-太行成矿带,铁—铜—钼—铅—锌—锰—金—煤—膨润土成矿亚带,具体包括葫芦岛市、朝阳市、锦州市、阜新市。区内重点加强铁矿和金矿绿色勘查开发,加大朝阳、葫芦岛建昌等地锰矿绿色勘查开发,鼓励阜新、朝阳、锦州义县等地萤石绿色勘查开发,鼓励锦州对矿泉水、地热等水气矿产的绿色勘查开发,优化朝阳等地膨润土绿色勘查开发。区内引导建设朝阳钢铁新材料产业集群,葫芦岛建昌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基地,阜新氟化工产业基地,阜新玛瑙加工产业基地,锦州义县非金属材料生产加工基地等资源深加工产业集聚区域。

铁岭—沈阳煤炭、煤层气勘查开发区。区域位于法库断凸煤硅灰石成矿亚带内,具体包括沈阳市、铁岭市。区内重点强化优质和稀缺煤炭保护性开采,加大煤层气、地热等清洁能源的绿色勘查开发。引导建设铁岭可再生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基地。

 

第二节 完善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布局

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部署的能源资源基地和国家规划矿区,明确区域管控要求,引导要素集聚,实现增储提产,确保能源资源安全和稳定供给。

夯实能源资源基地建设。在鞍山、辽阳、沈阳、本溪、抚顺等地建设鞍山齐大山—西鞍山、辽阳弓长岭—本溪南芬和抚顺红透山3个能源资源基地,涉及铁、铜、金、锌等矿种,总面积1081.5平方千米。所有能源资源基地内大力推进深部及外围资源找矿增储,提高对国内同类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供给能力,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安排及相关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保障,支持大型矿山企业按照资源禀赋采用科学的开采方式加速产能建设,依法开展小型矿山联合重组,促进后续冶炼、深加工产业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资源规模开发和产业聚集发展。

专栏二能源资源基地规划情况

加强国家规划矿区建设。在省域范围内(除大连市、营口市、盘锦市外)布局12个国家规划矿区,涉及煤炭、铁、锰、金、锌、硼等矿种,总面积5042.2平方千米。国家规划矿区内优先保障同类战略性矿产勘查开发,提高准入门槛,构建以大中型矿山为主体的开发格局,推动优质资源的规模化节约化开发利用,形成保障战略性矿产安全供给的接续区,其中对沈阳、阜新、铁法3个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加强煤系地层多种气源综合勘探开发力度;对本溪高官—柳木匠沟、北票宝国—朝阳大庙、凌源野猪沟—建平新城、抚顺傲牛—石棚子—毛公、清原二道沟5个铁矿国家规划矿区,本着规模开发、集约利用、工艺先进、绿色环保的原则,加大中小铁矿整合力度,适度控制千米以深矿井和小规模低品位铁矿的开发。

专栏三国家规划矿区规划情况

第五章 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第一节 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力度

实施重要成矿区带资源评价。围绕辽东-吉南成矿带辽东段、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带辽宁段、辽西—太行成矿带辽西段等3个重点成矿区带,以铁、金、铜、硼、晶质石墨、萤石等战略性矿产和干热岩、煤层气、地热等清洁能源为主攻矿种,开展全省范围内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找矿靶区优选工作,科学评价资源潜力。全省共圈定找矿靶区10~15个,为实现找矿新突破奠定基础。

专栏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

1.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

在鞍山—本溪、五龙—青城子、抚顺清原等重点成矿区带,实施铁、金、铜等矿产地质调查,总结成矿规律;在丹东、营口、锦州、阜新等地区,推进硼、晶质石墨、萤石等矿产地质调查,优选找矿远景区;在重点远景区实施三维地质调查,提供找矿靶区。

2.清洁能源调查工程

在下辽河新生代断坳盆地等成矿有利区域开展干热岩调查,圈定成矿远景区,优选干热岩资源进一步勘查区,择优开展评价工作;在松辽盆地外围古榆树盆地等气藏条件有利地段,开展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评价,推动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开展以辽宁中部城市群为重点的热储的埋藏分布和开采条件调查评价,重点查清地热资源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热条件,圈定勘查有利地段。

深化基础地质理论技术创新。开展辽东—吉南成矿带辽东段金、硼、多金属矿产深部预测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探索3000米以浅多层次深地探测与资源能源勘查评价技术体系。开展卫星遥感定量调查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推进深部探测、三维地质、遥感高光谱解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建设。

提高地质资料管理服务水平。开展全省各类地质资料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工作,构建地质成果档案管理体系,推进地质成果管理与服务系统、馆藏资料案卷级和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建设;创新“互联网 政务服务”工作新模式,完善辽宁省地质资料信息网站、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辽宁站和以目录服务为核心的地质数据中心建设。完善政企共建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模式,支持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和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区域中心(辽宁)建设,加强实物地质资料采集、保管、数字化服务利用与共享工作,建实 “地质云”省级节点,大幅度提高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水平。

第二节 推进重要勘查区域找矿增储

强化勘查方向差别管理。重点勘查煤层气、铁、金、硼、铜、钼、萤石、铌、钽和稀土等战略性矿产,地热、干热岩等清洁能源矿产,滑石、金刚石等省内重要非金属矿产;除资源整合外,原则上限制勘查菱镁矿。

划定勘查重点工作区域。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部署的重要勘查区域,在辽宁省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找矿前景良好、中大型矿山的深部和近外围等具有资源潜力的区域,划定30个重点勘查区,总面积18608.4平方千米,涉及煤层气、铁、金、硼、铜、钼、萤石、金刚石、铌、钽、稀土、干热岩等矿种。

专栏五重点勘查区

明确重点勘查区管控要求。重点勘查区内,生态保护红线内非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的区域,允许因国家重大能源资源安全需要开展战略性能源资源勘查、公益性自然资源调查和地质勘查;优先安排战略性矿产、省内优势矿产和大中型矿山深部和近外围资源勘查项目,优先投放探矿权;全面实施绿色勘查,引导技术创新,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应用;鼓励整体勘查,实施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及时汇交地质资料;统筹整合相关财政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形成多元多渠道勘查投入机制,促进找矿重大突破。各市可根据矿产资源禀赋、市场供需关系、地方产业发展方向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综合考虑已有探矿权设置现状、勘查资金(含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投放及近期找矿突破的可能性等因素,规划市级重点勘查区域。

加强勘查规划区块管控。在能源资源基地和国家规划矿区内划定省级以上出让登记管理权限矿种的8个勘查规划区块,其他各级出让登记管理权限矿种的勘查规划区块在市级规划中落实。原则上一个区块只设立一个勘查主体,须与规划勘查矿种一致,且具有中央或地方财政出资项目地质勘查资料,市级出让登记管理权限矿种的区块范围不得与省级以上重点勘查开采区域重叠。各级登记管理权限矿种的勘查规划区块纳入全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数据库管理。省、市级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结合地区实际需求,制定探矿权年度投放计划,做到有序投放,并向社会公告。投放探矿权时,应以批复的勘查规划区块为指导,且需符合规划准入条件。已设采矿权(涉及菱镁矿的除外)深部或上部同一主体设置探矿权的情形,视同符合勘查规划区块要求。菱镁矿除资源整合外,不再新设空白区勘查规划区块。

专栏六矿产资源勘查重大工程

1.鞍山-本溪-辽阳铁矿勘查增储工程

以鞍山、本溪、辽阳铁矿整体勘查成果为基础,继续加大勘查找矿力度,加强“鞍山式”铁矿控矿条件与找矿模型研究,激发市场活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助力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

2.辽东地区、阜新-朝阳-葫芦岛地区金矿勘查增储工程

落实国家重点部署,在辽东-吉南成矿带辽东段,辽西-太行成矿带辽西段等重点成矿区带金矿勘查找矿工作,重要地段勘查深度增至3000米以浅,努力实现找矿突破,为打造辽宁黄金产业基地提供资源保障。

3.辽东大石桥-凤城-宽甸硼矿勘查增储工程

落实国家规划要求,开展营口后仙峪-海城诸葛岭、凤城翁泉沟-二台子、宽甸硼海-大西岔3个片区勘查工作,加强成矿规律、成矿模式研究,探索深部勘查技术,实现找矿突破。

4.凤城赛马地区铌、钽和稀土矿勘查评价工程

加强赛马杂岩体岩石学特征及铌、钽和稀土含矿性研究,建立典型矿床综合找矿模式,开展三维地质填图,寻找碱性岩型铌、钽和稀土矿。

5.老矿山深部外围找矿工程

按照国家规划部署,以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为主,在已有矿山深部及外围部署铁、金、硼、铜等战略性矿产勘查增储工作,实现“就矿找矿”、“攻深找盲”,为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提供资源储备。

6.铁岭昌图古榆树煤层气勘探工程

落实省“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署,在古榆树盆地等气藏条件有利地段,开展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推动煤层气产能建设。

7.干热岩等清洁能源勘查评价工程

在下辽河新生代断坳盆地、辽西朝阳喀左中生代盆地和丹东凤城中新生代火山岩区开展干热岩调查评价,圈定远景开发区,优选干热岩资源进一步勘查区。

8.金刚石隐伏矿勘查评价工程

开展瓦房店金刚石重点区调查评价,在成矿有利地区开展重点勘查示范,实现找矿突破。

 

第六章 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强化开发方向差别管理。重点开采煤炭、煤层气、铁、金、硼、锰、铜、萤石、晶质石墨、滑石等矿产。限制开采湿地泥炭以及砂金等重砂矿物;禁止开采蓝石棉、可耕地的砖瓦用粘土等矿产;禁止开采砷和放射性等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项目。